内容:罗愚:现实中脉诊学习、使用的关键障碍随谈.脉诊资料书籍网盘下载.pdf
下载地址:https://www.5shubook.com/p-67177.html
手机版地址:https://m.5shubook.com/p-67177.html
出处:国学五术书社【www.5shubook.com】
《罗愚:现实中脉诊学习、使用的关键障碍随谈.脉诊资料书籍网盘下载.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罗愚:现实中脉诊学习、使用的关键障碍随谈.脉诊资料书籍网盘下载.pdf(7页珍藏版)》请在周易易学书店|道易五术书社上搜索。
1、罗愚:现实中脉诊学习、使用的关键障碍随谈 (作者原按:这个实际上只算是草稿,很多内容都没有 按一般文字去展开说明,说实话也没有时间修改。)现实中 脉诊学习、使用的关键障碍,以个人的观察体验,应该至少 有以下 9 条障碍,现分析如后,并在每个节段中,尽量谈出 自己的想法,仓促写来,对有些专文写过的就一带而过了。 真诚的希望与同道交流互助。1、古今文字差异导致的障碍。 这个应该好明白,历代因为描述文字差异产生的不同解读, 举不胜举, 如内经的脉象描述, 肝脉“软弱轻虚而滑”、心 脉“来盛去衰”、脾脉太过也“ 来如水之流”,至今难以尽解。 这要求我们的中医从业者,应该有相当高的古文水平,深明 传统文
2、化的精要。作为脉诊研究者,则需要在古今之间,创 造出合乎中医脉诊真谛的当代文字解读。2、传统脉学规范 描述体系的文字描述与指感复杂性、现场多变的具体指感之 间的差异,导致的障碍。自脉经统一脉象描述规范千年 来,虽然对经典脉象覃思巧喻,各家解读仍然不尽相同,一 旦面临同一质感,往往众说纷纭。这里简而明之,无论哪一 家脉学,其描述脉象文字的规范统一,目的主要是方便描述, 以期各家在书写上一致。在脉诊现场,由于传统经典脉象规 定一方面异常狭小,限定得很死板,如涩脉,必见频率低、 应指不匀、 有间歇、 有回返、 还体细, 太罕见了。 另一方面, 规范脉象之间可确认又不可确认的范围过于宽泛,很多具体 指
3、感的认定显得模棱两可,甚至导致了部分初学者和没有理 解现场真实指感的书呆子,僵执描述规定,认指作月,按图 索骥,拿着书里极为有限的典型脉象去对应无穷具体指感。 同一脉表象,千人而百说。个人认为,经典脉象规范只是范 例,远远不是脉表象全部,只是人类脉象全景的部分典型片 段,这些片段之间,据现场的指感,还存在许多连续的其它 片段脉象。 部分强调现场真实性、并且注重凭脉论治的医家, 实际上是在泛化的使用经典脉象规定,即将经典脉象类型化, 如涩类脉,不匀即涩, 主机在塞。在一本以编撰文献为主的、 所谓的当代个人传统脉诊专著里,批评虞恒德随意用芤脉描 述指感,其实这个作者本身才是僵执脉象,我个人就常用芤
4、 革类型的表述法,既形象又能直接指导论治。还有就是非经 典的脉表象和无法描述的脉现象,如彭应天专著中与主脉管 并列的线状脉(许跃远叫边,民间流行叫条),还有豆脉、 聚关脉等等。我们更要注意到一个重点,将为了方便描述所 制定的传统脉象规范,拿来凭脉指导现场论治,肯定是有隔 膜的。 3、现场指感在文字记录中的选择性描述与现场多变 的具体指感之间的差异,导致的障碍。当医者用文字记录具 体指感时,是有选择性的,常常只会记录其个人心中最需要 记录的 1、2 个脉象要素,或部、位里的1、2 要素,既不是 具体脉表象的全景,也没有更细的细节。金、元、明、清的 各家医案虽有部分记录稍全面的,如汪石山、虞恒德、
5、李中 梓、孙一奎(东宿)等,绝大多数都很简略。从清宫医案记 录里,可以看到,道光之前的脉案,多记1、2 要素脉,一 个弦或滑字而已,道光后到光绪,才有双手脉象的记录,而 且脉象基本集中在弦、滑、数、迟,部位在寸关为主,百般 病机,仅 2、3 种,最多 3、5 种表象记录。近人以蒲辅周医 案的脉象记录较全面,但是为了符合经典,描述性的偏多, 论治也不大合拍。还有当摆设的,写上弦细、弦、滑等高频 率生、病理性脉象的医案,造成当代中医学习起来很困难, 误导临证使用。4、脉表象描述要素和论治要素之间相互混 淆导致的障碍。我个人在实践中,对传统脉象的要素进行了 一点思考,按当代视野分为描述要素和论治要素
6、。前者方便 指感描述;后者倾向指导论治,脱胎于传统描述要素,是对 脉象的立体、动态掌握,结合了古人没有明示的操作技法来 呈现指感,如按下法等。指导论治的指感在历代医案中屡见 不鲜,如周慎斋的有力、无力、豁大、旺;王孟英甚至还有 “干”的指感记录等, 但是要与描述要素整合才成为论治要素。 论治要素是既不失描述性,又能指导论治。传统经典脉象规 范倾向描述要素,往往有利于形象化的理解,文字书写时规 范统一,但是不能直接有效的指导论治,如数脉,看张景岳 的专论,几乎所有的病理都可以靠上边,李延罡的涩脉论 (这 里的涩脉还是泛化了,按传统标准是罕见的),徐椿圃的弦 脉论,都是如此, 其它脉象要么因为规定
网友评论